close

【數學 Issue.迷失本質辨識能力】 
常見度:★★★★★

在多年的家教輔導經驗裡,99%的學生都會問 Mr. Chao 說:看到題目不會解,不知道怎麼辦?其實這問題的背後,往往背後埋著許多問題,發人省思。

在思考此問題前,我們可先留意海洋動物界常見的現象,即"海豚擱淺"的實際案例。地球上時常有海豚群往往不知何因,失去判斷不知如何走向正確的道路,而步入死胡同(dead-end)中。正如,每年總有考生遇到考題就當機是一樣,這很大的主因可能來自於,失去判斷不知如何走向正確解題的道路。當然,相信還有很多原因。例如:本身心無戀棧,自然心冷亦會卡關。也可能逆其道而行,練就一堆外單()功 (背解題技巧的學生),卻苦無心法來見招拆招。所以,要如何避免迷失本質辨識能力,就顯得格外重要。那方法不外乎找回正確判斷的邏輯。

Mathapply  

 

那該如何正確能找回判斷的邏輯方法呢?

 

若想杜絕高中數學的海豚擱淺症候群,首先必須檢視自己對各章節的"理解層次"。初次學習的學生,總對雜散的公式與觀念有些印象。然而,請學生試著完完整整解說整章節的意涵時,會發現說的仍舊是雜散的公式與觀念。這種現象顯示學習是沒有系統化學習,是非常淺薄的理解層次。

要能真正找回判斷的邏輯,首先就該清楚某章節 / 某觀念 / 某公式 的真正本質與應用。數學各項考試中,常會有些海市蜃樓讓考生產生困惑 (如:長文案 題目型)。此時,最能檢視自我的學習情況!若總是以"見山是山"做學習,即見一題背一題解法的學生,那往往就會遭障眼法所設計,堵在無情的沙灘上流失分數……

 

邏輯思考-高中數學  

 

舉"排列組合"來說,幾近100%的學生會跟 Mr. Chao 說:「這章節就是講,東西排來排去或拿來拿去的可能性。像是階乘 N!、選取 C、選排 P、重複組合 H…等」。我聽得十分搖頭…因為這顯示你的孩子已經出現"海豚擱淺症候群"的徵兆。

 

為什麼探討排列組合時,不該說是東西的排列組合呢?

 

其實道理很簡單,當你認為這章節就只是東西的排列組合,那你可能就把學習重心放在排列組合的公式中,階乘 N!、選取 C、選排 P、重複組合 H…等。你可能會透過習題去學習公式應用,卻忽略從該章節的本質 - 沒瞭解真正排列組合要告訴你的精神。那排列組合真正的背後的精神是什麼呢?我認為,這章節是要告訴我們瞭解,探討事物在某些動作下的所有可能性

 

接下來,我們該思考與學習的是,如何找到所有可能性的方法。因此,透過系統化學習與探討後 (參考:什麼是系統化學習?),不難發現排列組合真正的本質與思維架構應該如下:

 

1) 窮舉法,一種無法立即以系統性分析的土法練鋼法。
2) 樹狀圖,一種建立在系統性分析產出的分枝討論法。
3) 加法,一種透過各枝節互相獨立,加以討論可能性後的加總法。
4) 乘法,一種透過前後因果且獨立,加以討論取得少部份的可能數。
5) 排容原理,一種透過部份加總、或逆算倒扣而取得的可能數。
6) 排列組合,一種在些許情境下得到的可公式化計算的討論法。(即 C、N、H…)

 

簡單來說,我們應該先認知"排列組合"是學習探討事物變化的可能性,這才是該章節的本質!然後,再思考有什麼方法能協助我們去計算可能性?上述六種結果,正是高中數學在排列組合中慣用的方法。值得注意的是,所謂階乘 N!、選取 C、重複組合 H…等,這類常見排列組合的公式,其實只是該章節在某些情境、題目下的特解!!當你把特解當通解用,你不"海豚擱淺"才怪啊。

 

找回本質-高中數學  

所以,要能克服遇到題目,能懂、可解、滿級分,你一定要先懂得捉住某章節 / 某觀念 / 某公式 的真正本質與應用。其次,再透過系統化分析與討論,才能因題而解,分數自然手到擒來。


小結:
1) 試著請學生說出"排列組合"是在教什麼?若只是說一些公式或新名詞,那可能就是不得其法,沒有一套完善系統化學習。

2) 試著請學生歸納某章節的觀念與公式。若無法理解彼此關系,顯示該章節其實有理解上的障礙。千萬別以為會解題,就是通盤理解!因為置換或壘加新的障眼法,或許就可能讓分數擱淺了

arrow
arrow

    Mr. C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